鐵礦石(鐵精礦)質量只用鐵品位來衡量是不完全的,應該用TFe、SiO2 、Al2O3含量來評價,對有的礦石還應該包括S、P、K、Na的含量。他們的含量多少都直接影響著燒結礦或球團礦的質量、大氣環境、高爐煉鐵的質量及經濟效益。
所謂“精料方針”,是指入高爐的爐料含鐵要高,SiO2、Al2O3要低,而不是指鐵精礦含鐵高就是精料。含鐵相同的鐵精礦,其中SiO2、Al2O3含量不同,其影響和價值是不同的。評價鐵精礦起碼應以Fe、Si、Al,3個元素含量來評價,只用鐵的含量來評價是不全面的。我國著名選礦學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余永富教授率先呼吁和倡導必須提高鐵精礦品位,降低鐵精礦SiO2和Al2O3含量。余永富院士在相關文章中提出“不僅對鐵精礦中S、P、SiO2提出嚴格要求,甚至擴大到CaO、MgO、Al2O3含量指標”的思想。因為煉鐵的造渣制度有一個重要概念——爐渣堿度,即堿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含量的比值,爐渣全堿度(四元堿度)=(CaO+MgO)/(SiO2+Al2O3),當SiO2含量小于4%,四元堿度達到0.8以上水平,是燒結礦、球團礦的首選優質原料。這種鐵精礦具有成球性好,燒結礦軟化溫度高,軟化區間窄,低溫還原粉化率低等特點,深受冶煉行業的歡迎。
2002年9月,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抓住機遇,在廣東省珠海巿召開了“2002年全國鐵精礦提質降雜學術研討及技術交流會”,進一步確定了鐵精礦提質降雜的新理念,推動了我國高效節能選礦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冶金礦山選礦廠新一輪的技術改造。
近年來,我國鐵礦選礦廠在這方面已邁出了一大步,從而也促進了選礦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選礦廠采用先進的破碎設備,遵循“多破少磨”的原則,對碎礦流程進行改造,為節能降耗、降低選礦成本打下良好基礎;針對我國鐵礦石貧、細、雜等難選的特點,階段磨礦、階段選別、細篩再磨等關鍵技術和一些高效節能選礦設備(如各種精選磁選機、中磁場、強磁場磁選機、高梯度磁選機、高頻振動細篩等),已在許多大型選礦廠廣泛應用,工藝流程凸現了“能收早收、能拋早拋”的理念;對磁鐵礦而言,不論是采用弱磁選-陽離子反浮選、弱磁選-陰離子反浮選,還是單一弱磁選加細篩再磨工藝,都可以把最終鐵精礦品位提高到67%-69%;對赤鐵礦選礦,采用弱磁選-高梯度磁選-陰離子反浮選工藝,也可將鐵精礦品位提高到67%以上,使我國鐵礦選礦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以上內容就是用鐵、硅、鋁3個元素評價鐵精礦質量,更多鐵礦選礦工藝流程或鐵礦選礦技術與鐵礦選礦設備請咨詢昆明礦山機械:13529439066
咨詢熱線
13529439066(同微信號)